苗家山寨里的一年四季
旅游
作者: 吴超群
2015-08-28 21:23:24
[ 闻蜂导读 ] 题记:家乡,情牵着游子的每一根敏感的神经。不经意,乱心间,一晃眼,已经年。而记忆中的那些美景美事,得以长存。

题记:家乡,情牵着游子的每一根敏感的神经。不经意,乱心间,一晃眼,已经年。而记忆中的那些美景美事,得以长存。

正月,春节的热闹随着点燃的鞭炮进入新的高潮,大气中的寒气恣意地流动。那满山的翠松绿柏依然健在。炊烟在树枝间萦绕,给人间添加一丝神秘。山寨里,女子们喝油茶及男子们喝酒的雀跃无法阻挡。年轻人一伙伙结伴到各家吃年饭。专为过年而杀的家猪,被各种方法做成餐桌上不同的味道。寒风吹席着高山的村寨,吹响了那深长的汽笛,撩弄着山寨里一个个游子的心,唱响着一曲曲离别交响曲。游子背上自己简单的行囊,陆续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开始他们新的工作路程。十五元宵,元宵佳节,团圆的桌,放着无人用的碗筷,少了在他乡的孩子。

二月,欲暖还寒,山河开始复苏,早春的梨花,赛过了绿叶,张开笑脸,点缀了枝头,地里的油菜花黄了山岗,粉蝶黄蜂游戏花丛中。一夜寒风,结成春的琥珀。颗颗含着小花嫩叶的晶莹,充满早春的人间。二月二,乡俗的情人节,男女也有花摘着相约。山上开始长出新叶的甜藤一卷卷被年轻的女子扯回了家里,亲手带着丝丝情意合着米粉,揉成一包包甜滋滋的甜滕粑,待夜半私语时,等心宜的阿哥轻启自家门扉,送上一个亲手做的甜滕粑。

 春雷阵阵,立春之后,勤恳的草苗民众便开始了春耕

三月,草籽烂,泥巴肥,百花齐争艳。田里的菜抽出了芯,节节拔高,还有那野生的小不点——黄花菜。每当三月初三,野生黄花菜被阿妹摘回了家,捣烂了合着米粉煎成一片片薄饼,吃在嘴里,香在心里。看那田里萝卜开出淡紫,淡红或洁白的小花,丰富了初春的画卷。大白菜也开出了黄的白的花,急着,争着挤出田埂,想霸占住多一点的阳光。急着,争着挤向路口,早些迎接田的主人,好卖弄自己的姿态。洒满阳光的午后,十七岁的少女,一个穿着草苗服戴着竹编斗笠的散发女子独坐山涧,等着放出的自家老黄牛早些吃饱喝足自己归圈。拖首呆望远方的山头,那白的李花,红的桃花,淡紫的黑木花,看着那活力十足,兴兴向荣的场景,不禁痴了,醉了。。。。清明过后,种瓜种豆,那些个勤劳的阿姨婶婶们用自己的双手在一片片的土地里播下了种子,种下了希望.

 田间地头散漫的油菜花

四月,禾苗簇长,田水肥沃。少女独坐山头,俯览大地,一面面的天然之镜铺满在山水之间。轻风,把雨后的雾吹霰,少年骑在老黄牛的背上抬起调皮的面孔,用稚嫩的声音唱起童曲。此情此景,宛如人间仙境,让人彷如置身天上,又彷如人间。阿爸犁田,阿妈阿妹扯秧来。那一面面的天镜被父老乡亲们用勤劳的双手涂上了一片片绿的春色。还有那四月八,俗称祭牛节,爷爷说又叫乌米节。阿妈阿妹忙上山采乌米叶加上柿子叶回家来捣烂了泡水,用过滤后的水泡糯米,然后把泡好的糯米用自制的木桶蒸熟,又黑又亮又香的乌糯米因此而诞生。姑娘小伙们忙用竹笋叶包裹着多姿的乌糯米和大大的鸡腿,欢快地登上高山去去进行一场乌糯大比拼。

乌米叶-一种植物的叶子,以嫩叶为佳

经乌米叶捣烂的水浸泡后的糯米,蒸熟之后而形成的颜色,可直接食用

五月,河流高涨,绿叶渐深, 五五端午,江边一曲<屈原>古留香,片片棕叶渐烫黄,颗颗棕子寄相思.,包一包,串一串,红豆心,绿豆,蛋黄心,各尽其香色。蒲菖,木樟子枝,红叶树技组成的吉祥物,早早被女子们挂在了门头,而被留下的蒲菖根和大蒜籽被阿母灵巧的双手用针线连成串穿到了衣物上,用以辟邪及防毒物;而辛辣浓香的木樟子(俗称花椒)则与香酱组成独具其味的美食供人们享用。绿荫下叫醒杨梅的知了在午后的阳光下叫嚣着,卖弄着它那高傲的嗓门——知了……知了……杨梅红了知多少。阿哥阿妹相约牵手背着竹蓝把山上,把林进,把鲜红的杨梅摘。一颗颗透亮透亮的红梅安静的躺在竹篮中,一篮一篮的红梅挂汉子的粗壮的手臂上,另一边手拉着中意的女子开心的唱着歌儿双双对对把家还。而三月种下的瓜豆,经过了一个多月的劳作,也长始得以收获。

 农忙季节,草苗妇女在田间劳作

还未成熟,青涩的杨梅

莺飞草长-插秧的季节

六月, ,烈日高照,地里的瓜豆浙黄。漫山的稻田换上了青色的外衣,禾苗开始蓄意以待着抽穗。适逢每年的新米节到来,苗家阿爸阿妈下田抓起一条条肥美的鱼,扯起一根根初长穗的禾苗,鱼或清蒸或水煮或油煎都是美味,禾苗的白芯最是清香鲜嫩,老叶挂在祖宗的神位处,祈祷一年的辛劳能丰收。每逢六月六,妇女们大早起床,趁着徐徐凉风匆忙的把一个个热乎乎的糍粑往木桌上摆放,赶着去参加歌会。静静的午后,浪山上人山人海,对面山上的阿哥高唱一曲激昂的高山情歌,这边山上的阿妹们回以一曲天籁般的激荡空灵。周边的大树底下,一对对情侣如胶如漆,互拆别后相思。木叶曲也天外来袭,空灵清脆的乐音从绿叶与唇齿中飘飞而出,大自然与人类的和谐之意是如此美妙。长长的侗家合拢宴敬酒歌四起,四面酒香环绕,漫天菜香飘摇。

青年男女相约到山梁上吹木叶(谈恋爱的一种方式)

七月,温度一再上升,温度凝固了谷粒中的“乳汁”,谷粒开始形成坚硬,蕙条逐现头角,叶尖开始浙黄,谷粒浙浙变色,这浙黄的世界示意着时节将过度到金秋。七月十四盂兰节(也叫鬼节),万般寂静,遍地荷花灯燃起,纵眼四边,火光满天,让人为之震撼。这是一年中阴气最重的一天,这一天人们较少出门,都在家中为自己的祖先准备丰富的供品,而成熟的稻田鱼,是供桌上最重要的供品。古籍记载,,这一天午夜,鬼门是从大开到关上。这个时候,是游荡人间的鬼魂回归地府的最后限期。过了月中,苗寨的人们,开始忙碌着放水晒田,而其中最重要是应该是捕捉稻田里的禾花鱼。四月放到田里的小鱼苗,而今长成肥硕的成鱼,鲜吃的鱼内坚实也鲜嫩。除此之外,阿妈还用食盐腌制腊鱼和腌酸鱼,烟熏的金色鱼干可蒸可煎,酸咸可口的酸鱼可生吃可油煎还可直接放到炭火上熏烤。这是苗家人每天餐桌上的美味及招待客人的招牌菜。

八月,大地一片金黄,这是收获的季节,也是忙碌的季节。山上的各种野果逐渐成熟,金黄的稻田,发黄发亮的野柿子及浙黄的树叶,包拢着深山里的苗寨。一到八月,山村的寂静被打破,白雾茫茫的山谷里,啪啪的打谷声及沙沙的割稻声充斥着周边的每一座山。而平日安静的村庄开始了秋收的热议。苗寨的孩子都擅长爬树,他们利用打谷子中途的休息时间,爬上了树杈,伸手摘取树稍的野果,咬一品,或酸可甜或苦,是不一样的美味,如此独特的味道,只有山里的孩子才有幸品尝。中秋佳节,再忙,人们都会停工休息一天,买上家乡自制的月饼,不贵,但一定比某些名牌还要可口。七月做好的腊鱼及酸鱼,刚好成了这个节日的特有风味,打上柔软劲道的糍粑,把刚从坛子里拿出增酸鱼放到糍粑上对折着一起吃,是只有高山草苗才能享受到的美味。

 中秋节庆丰收

九月,秋色浙浓,天高气爽,田里的稻谷都已收拢归仓,但父老们依然忙碌,他们要趁着霜降之前把仓库里的粮食拿出来晒干,以便收藏。从村里到村外,除了专用的晒粮坪外,只要较平缓的地块,都铺满了金黄的谷子,甚至马路上,有时也被被片片金黄占满。妇女孩子童在边上看守,以防鸡鸭来偷食。而田间现在又是另一番景象。一个个“稻草人”变成了一堆堆两三米高的稻草垛。从此,孩童们又多了一处乐园,可以在此捉迷藏或绕着草垛追赶。放养于田间的鸡鸭会在稻草垛里下蛋,发现了又是一翻惊喜。干稻草成了冬天里家禽的主食。九月值得一提的是捡茶油籽,晒干后的茶籽经过机器的压炸,形成了透黄的液体——茶油及绿黄的油楂。茶油清新的果香齿颊留香,用其烹饪的每一道佳肴,无论是拌、炒、烩、炖,都可以品出浓浓的果油香。特别是茶油煮的油茶及煎的酸鱼是人间少有的美味。而油楂则成了田地里的肥料及洗发的秘方。

  收稻谷的季节

十月,秋雨逐渐增多,改变了初秋的干燥,那绵绵的雨丝是如此的让人思绪万千。山上的红叶也逐渐浓郁。这时候,粮草都收好后,人们开始了冬季的蔬菜种植。种过水稻的田,锄翻过后,就可以下种,半个月后,鲜嫩的上汤菜苗就可以放到餐桌上享用。这个时节,深山里有着太多惊喜,不在此山中,不知此山情。雨后的针叶松林下,暗藏着一种人间至美至鲜的食物——野蘑菇。轻轻拨开地上的枯叶和枯草,松菇、草菇就藏在其中。各种颜色的野生菇丰富了这片枯黄的大地。采回洗净后直接清炒或炒肉或剁椒炒都是极鲜美,还可晒干或腌制,不同的做法,造就不同的美味。干野菇与鸡肉炖煮是最好的方式。而山中特属这个季节的野果也逐渐成熟,口感独特,让人留恋。

十一月,渐入深冬,寒天露重霜满天。色彩斑斓的秋天,已是过去。此时,山河开始寂寥,色彩变得单一,献给大自然的含蓄的美 。寒风开始变得刺骨,枯黄的枝叶开始在寒风中变得光秃。清晨,重霜时而冻起河面,时而冻起枯草,晶晶点点,如此剔透。而这样的寒冷下,田地里的萝卜白菜却充满活力。肥嫩的萝卜,红的,白的,跟排骨炖在一起,是冬天最为上等的佳品,而大白菜,高汤烫过。新鲜可口,营养丰富。萝卜白菜各有所爱,但苗家人的餐桌上,萝卜白缺一不可。少数民族特有的节日“吃冬”也开始在寒冷里发热,各村各寨,各家各户,相邀而庆,大冬天里,喝着自家的烧米酒,吃着自己做的热火锅,出一身热汗,实及人间极致享受。

 苗寨深冬的雪景

十二月,也有着腊月之称。是一年的尾巴,也是一年山村里最为热闹的月份,远方的游子也都逐渐归来。一年的喜怒衰乐,到这里即将告终。天空中开始飘扬着纯白雪花,地上铺上松松软软的白纱,像遗世孤立的公主,清灵清澈,至善至美。山是白的山,河是白的河,房是白的房。山寨里的石街上映着一排排白白的脚印,并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屋檐上挂满了条条透明的冰尖。各家青年也赶着在这些喜悦的日子里把新娘来取,雪夜里,姐妹相送数十里,夫君背着过桥、进门。各家喝喜酒也忙。四日后回门,着盛装,放礼炮,姐妹们在村口相拥把泪流。临近小年,各家磨刀霍霍向猪圈,阿妈养了一年的肥猪终于可以上桌。

我是吴超群,一个为理想、为情怀努力奋斗的年轻人(QQ:365530993 微信同步)

 

相关文章

  • 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看不清? 点击更换
  •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