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亿元首先,传统酒类的"让路"。2012年是白酒行业的多事之秋,白酒塑化剂、经销商、二级市场等都成为市场焦点。就在年底消费旺季到来之际,市场迎来了三公消费的限制,白酒市场受到巨大打击,行业就此步入下行通道。其次,2014-2015年国内影视综产业呈现一派繁荣景象,预调鸡尾酒借力强势植入。其中,让人印象最为深刻的莫过于,冰锐在《爱情公寓》中的成功植入,让冰锐迎来了在中国市场的巅峰。那些年,预调鸡尾酒有多火爆?尤如当下元气森林、喜茶等有过之而无不及。彼时,有券商研报甚至作出颇为豪放的预测:2020年,预调酒市场规模保守将达到200亿元。预调鸡尾酒瞬间就被抛弃了呢?一款用广告投入和终端铺货砸出来的商品,不足以支撑一个百亿市场。多家企业一起把预调鸡尾酒这个市场的蛋糕做大,水大鱼大,真正把中国消费者喝鸡尾酒饮料的习惯养成,品牌们才能够持续不断地分这块蛋糕。但现实情况与之相反,在预调鸡尾酒爆火的2015年,锐澳没能等来"肯德基的麦当劳"这样传统意义上的竞争对手,而是一群草莽阶段的模仿者,加剧了行业乱象。
当下的现状是,经过几年的市场培育和女性消费群体的崛起,微醺、健康、多口味等需求的助推,酒水消费变得多元化同时,也拓展了赛道宽度。
一时间,梅见、冰青等微醺酒品牌如雨后春笋般横空出世,并迅速围绕不同场景开始了攻城略地。此时,业内人士开始看好醺酒的市场,并预测,未来整体市场规模在500亿左右。
可见,或许预调鸡尾酒的市场早已不再了。因为,当初吸引消费者选择预调鸡尾酒的要素——包装酷、口味多,早已被"新赛道"的伙伴们玩得"炉火纯青"。
当下,锐澳的对手不再是冰锐,而是梅子酒、米酒、茶酒、果啤、果酒等等低度潮饮酒。
根据欧睿国际统计,2019 年日本、澳大利亚、美国的预调酒占酒饮料销量比重已达到 16.6%、8.1%和 4.5%,中国预调酒销量占比仅 0.2%左右,市场渗透率较低。
预调鸡尾酒,消费人群还在。
但一家独大的锐澳,以何抗衡众多品类的围攻?很难。除非,锐澳可以等来下一个“冰锐”,毕竟水大则鱼大。